前言
牽招,字長思,一介布衣出身。他性格剛烈,有志氣,與劉備志同道合,二人結為刎頸之交,成為了知心好友。當年黃巾之亂爆發,牽招力勸劉備起兵討賊,并在他左右出謀劃策,助其一步步崛起,受漢朝拜為別部司馬。
牽招,劉備的知己良朋
兩人情同手足,過從甚密。每逢劉備遇到困境,牽招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幫助他;每次劉備想要擴張勢力,又需要籌謀對策,牽招也會陪伴左右,與他壯志凌云。可以說,沒有牽招助攻,劉備的起步階段根本不會那麼順利。
然而好景不長,兩人後來因緣際會陰差陽錯,劉備投奔劉表,而牽招卻成為了袁紹麾下。日后牽招又追隨曹操,在曹營中身居要職,負責治理河北之地。其時劉備遍訪名士,欲謀奪蜀定益州,正是人才荒之時,若有牽招相助,豈不如虎添翼。
劉備深知牽招之才,當年二人情同手足。或許劉備至今還會時常想起,當初與牽招談笑風生、肝膽相照的種種過往。轉眼間昔日知己已然敵對,劉備能不傷感萬分?牽招若入蜀漢麾下,必能治理西川百姓,又能輔佐關羽守衛荊州。當時荊州之地諸葛亮才能尚顯不足,全憑關羽一一處置軍政大事,人手明顯不夠。
有些臣子性格暴躁難制,有些又貪生怕死,這都需要一個像牽招這樣威望與才干兼具的人來調和。牽招若在,定能收買人心,又能制衡不安定因素。興許可以避免糜芳這樣的奸佞小人生事,也可以鞏固關羽對荊州的統治。如此一來,關云長又豈會大意失州?
牽招的離去,是劉備永遠無法彌補的一塊隱患。此人若在,蜀漢運籌帷幄之中多一員猛將,三國鼎立之勢必將變幻莫測。蜀漢原本機會渺茫,牽招加入更能增添變數。不料天不遂人愿,劉備此生再無牽招之助,只能任由荊州淪陷,蜀漢國勢由盛轉衰。
徐庶,劉備的知遇之恩
徐庶,號長卿,原是曹操賬下謀士,後來棄暗投明,歸順在新野茍延殘喘的劉備。他深諳兵法,有過人之謀略,入蜀后更擔任軍師之職,與諸葛亮、龐統等共事。其時劉備幕僚稱得上星光燦爛,真可謂集英才而用之。
徐庶出身名門望族,容貌偉岸,神采奕奕,又有才華過人,為人彬彬有禮。他加入劉備麾下使勢力蒸蒸日上,軍心大振。徐庶提出的謀略屢屢建功,讓劉備旗下將士們對勝利充滿信心與期待。在徐庶加入前,劉備局勢頹喪,士氣低迷;徐庶到來后,為劉備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然而好景不長,徐庶的母親還在故鄉,為曹操所監禁。思母之情令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放下,只得暫時離開劉備返回故里。臨行前他透露了臥龍崗上的秘密,找到了隱居的諸葛亮,將此人引薦給了劉備。雖然功成身退,但他亦立下了千秋功勛。
可若徐庶當時忍痛留下,劉備麾下又豈會少了他這個智囊?以其心細如發,定能洞察東吳蠢動,提醒關羽小心防備。況且他的才名聲望,足以號召四方英才加入蜀漢之中。興許能拉攏當年被劉備錯過的崔州平,甚至或可策反司馬徽、龐士元等人才,讓蜀漢之基礎更加鞏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