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里最能打,武將里最有才,能文能武的辛棄疾,究竟有多硬核


古往今來,朝堂上的文官與武將可以說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許多將軍威風凜凜、戰功赫赫,卻不善言辭,不通人情世故;而文官則是才華橫溢、政績卓越,卻往往身姿羸弱,紙上談兵。

但是有這樣一個人,在重文輕武的宋朝,他武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文能「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堪稱文武雙全真男神。

ADVERTISEMENT

他便是南宋第一戰地詩人——辛棄疾。

含冤莫白岳王爺,報國無門辛棄疾

說起武將,岳飛是當仁不讓的宋朝第一人,一生之中四次從軍,指揮作戰超過百次,是名留青史的抗金名將,卻為奸臣秦檜所陷害,因「莫須有」的罪名死于獄中,只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岳飛被害于公元1142年,而2年前,也就是公元1140年,在遙遠的山東,辛棄疾誕生了,彼時,北方區域早已淪陷,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生于金人掌控地區的宋朝人,未來竟會成長為一代名將。

辛棄疾的爺爺叫辛贊,經歷了靖康恥、宋室渡,為保全家人,迫于無奈只能屈服于金朝,但他始終記得自己是個宋人,因此身在金營心在宋,心中始終希望能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

ADVERTISEMENT

由于宋朝重文輕武,軍事力量孱弱,除個別將領外再無可用之人,整個國家千瘡百孔,無力抵抗金人入侵,年事已高,深感自己無力的辛贊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呱呱墜地的孫兒,為他取名「棄疾」。

一方面是希望他能身體健康,無病無災,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對漢朝著名大將霍去病的欽佩,「去病」與「棄疾」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達了辛贊希望孫兒可以像霍去病一樣,為自己的國家帶去勝利的美好愿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