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代帝王除了需要處理國家大事,還需提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這一決策常常讓帝王備受困擾。在這個時候,帝王們往往疑心重重,對身邊的親信和臣子們也充滿戒備,因為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改變繼承人的選定。
劉備是一位在這方面頗為矛盾的例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個月,他回顧了自己的過往決策,特別是對待劉封的決定,才意識到當初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殺掉了劉封,最終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極為可笑的局面。他一直都在諸葛亮的圈套之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兩人情同父子
劉備作為一個沒有親生兒子的中年男子,內心一直埋藏著對子嗣的渴望。
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劉封也以劉備為養父,兩人間感情極為深厚。在劉備眼中,劉封不僅是最得力的心腹大將,更是自己視如骨肉的兒子。每每劉封立下戰功,劉備心中便像親生父親一樣驕傲。
可惜好景不長,這個家最后以悲劇收場。臨終前的劉備陷入了痛苦的自責與懊悔中,他認定自己聽信讒言,誤殺了劉封。整個蜀漢的江山基業,也在此后步入衰敗。
早先的日子,劉封為劉備征戰四方。他身手過人,又有超乎常人的膽識與眼光。每每關隘險要之地,劉備總是派劉封去守御。有人說,劉封守,則萬無一失;劉封攻,則攻無不克。可以說,在劉備心中,劉封與關羽、張飛一樣,是大任所托、用之不竭的心腹猛將。
劉封軍功卓著,成為劉備心腹大將
正是有了這樣一批猛將,劉備的事業才得以逐步擴大。從襄陽到荊州,再到益州,劉備靠武力打下了自己的根基。
漢中之戰,劉封的立功與曹操的忌憚 那一年,劉備決心奪取漢中的戰略要地。曹操也早有準備,派手下大將張郃前去防守。兩軍對壘,勝負難分。曹劉兩家的老將們你來我往,都沒有取勝的跡象。
這時,劉備派出劉封迎戰。劉封用計進攻,很快擊潰敵軍,奪下數座小城。曹操大驚失色,連忙調多名猛將前來支援。張郃也不得不小心應對,避開劉封的鋒芒。最終,在劉封等人的奮戰下,劉備取得漢中。
此戰過后,曹操非常忌憚劉封的武功。劉備則對劉封愛屋及烏,將他視為心腹,重用程度越來越高。一時間,在軍中人盡皆知,劉封是繼關羽、張飛之后,劉備最信任倚重的武將。
關羽兵敗身死,劉備聽信讒言誤殺劉封
好景不長,轉折出現在關羽兵敗身死之時。關羽長期守在荊州對抗東吳,後來為了北上助劉備,孤軍深入,反遭孫權、曹操聯手圍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