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前3個月幡然醒悟:賜死劉封是中了諸葛亮圈套,只能認栽


前言

古代帝王除了需要處理國家大事,還需提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這一決策常常讓帝王備受困擾。在這個時候,帝王們往往疑心重重,對身邊的親信和臣子們也充滿戒備,因為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改變繼承人的選定。

劉備是一位在這方面頗為矛盾的例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個月,他回顧了自己的過往決策,特別是對待劉封的決定,才意識到當初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殺掉了劉封,最終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極為可笑的局面。

ADVERTISEMENT

他一直都在諸葛亮的圈套之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兩人情同父子

劉備作為一個沒有親生兒子的中年男子,內心一直埋藏著對子嗣的渴望。當他遇到了年輕力壯的劉封時,二人一拍即合。

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劉封也以劉備為養父,兩人間感情極為深厚。在劉備眼中,劉封不僅是最得力的心腹大將,更是自己視如骨肉的兒子。每每劉封立下戰功,劉備心中便像親生父親一樣驕傲。

ADVERTISEMENT

可惜好景不長,這個家最后以悲劇收場。臨終前的劉備陷入了痛苦的自責與懊悔中,他認定自己聽信讒言,誤殺了劉封。整個蜀漢的江山基業,也在此后步入衰敗。

早先的日子,劉封為劉備征戰四方。他身手過人,又有超乎常人的膽識與眼光。每每關隘險要之地,劉備總是派劉封去守御。有人說,劉封守,則萬無一失;劉封攻,則攻無不克。可以說,在劉備心中,劉封與關羽、張飛一樣,是大任所托、用之不竭的心腹猛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