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彼此惺惺相惜的英雄比不少,如太史慈和孫策,兩人酣斗多時最后攜手一統江東;老將嚴顏吃了敗仗不肯認輸,其身上的精神令張飛敬佩,最后張飛義釋顏嚴,在其幫助下進軍巴蜀。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關羽與張遼。
在《三國演義》中曾描寫張遼和關羽交過一次手,當時張飛搶了呂布的軍馬,呂布大怒攻打劉備。劉備不敵,在投奔曹操的途中被呂布追擊。
這個時候關羽和張遼有了交手記錄,并在事后跟張飛說道:「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由此可見,武藝上兩人不分伯仲,不然以關羽的實力,武藝不行的根本活不下去。
這次記錄后,兩人的惺惺相惜交手不多,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的與眾不同,在和呂布交戰的過程中,關羽守城避戰不出,張遼也率兵不攻。
甚至呂布被曹操擒獲后,一向高傲的關羽居然為了張遼幾度勸說曹操不要用刑,足以見得兩人之間微妙的關系。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那麼根據正史來看,關羽和張遼究竟誰更強一些呢?
首先,評判一個武將是否是名將的標準,排在第一位的當是武藝。一個武將武藝不精,根本沒辦法活到成名的時候,陣前搦戰這個環節都過不去。
其次,除開武藝外,第二位當是用兵。一個將領的首要任務是完成軍事行動,整支大軍的生死全靠自己指揮,稍有差池則滿盤皆輸。
最后一點則跟軍事方面沒什麼關系了,那就是做人。武將一直以來都是高危職業,不僅在于戰場上的風險,更在于主君的忌憚。
軍隊將士很多不認識主君是誰,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見面的機會,他們只認識軍隊中的最高統帥,所以很多武將功高震主后結局都不怎麼好看。
會做人的武將,既能讓主君放心,又能讓士卒們團結,足以「了卻君王天下事」。例如呂布、顏良、文丑等輩,算得上是著名將領,但絕對不是名將。只有具備了以上三點,方才能邁入名將的行列。
后世對歷朝歷代武將的最高榮譽,就是進入武廟,享受天下人的祭奠。很顯然,關羽和張遼同時具備了以上特點,他們也都進入了武廟。然而想要步入一流名將的行列,還需具備額外一項特性。
武廟七十二將中,即便都是名將,也有各自的排名。
其區分的關鍵,就是統率力。
張遼排在關羽之后,關羽被稱為武圣,足以見得在統率方面關羽贏了張遼太多。我們從以下正史記載來分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