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代中國的屈辱史,有一名始終繞不開的女性,她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擁有無上權利的女性,也是公認的將中國社會推入深淵的罪魁禍首。
但是熟知清宮史的人都知道,除了慈禧,當時的皇太后慈安其實也是掌權者之一,只不過她甚少出現在幕前,容易被世人忽略。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滿清皇室每三年都會舉行一次選秀,將貴族、官員家的適齡女子納入后宮,為皇家開枝散葉。
咸豐二年,初登帝位的愛新覺羅·奕詝甄選秀女入宮綿延子嗣。葉赫那拉氏和鈕枯祿氏兩名女子走進了紅磚綠瓦的紫禁城。
慈安太后出生于廣西柳州,鑲黃旗人。鈕枯祿氏是大姓,祖輩一直以來,為愛新覺羅氏的江山社稷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作為鈕枯祿家的女兒,慈安太后一進宮就被封為貞嬪。入宮三個月,無兒無女的慈安太后被咸豐皇帝破格越級封為貞貴妃。
奕詝身為皇子時,他的福晉就染重病離世,因此他登基以來一直都是后位空懸。后宮不能一日無主,被晉封為貞貴妃的慈安在履行貴妃職責一個月后正式入主中宮,成為咸豐皇帝的繼后。
與慈安一帆風順的晉封之路相對比的是步步為營的慈禧。
慈禧與慈安屬于同一批秀女,比慈安貌美許多。傳說中,咸豐皇帝在殿選現場就對慈禧一見鐘情,但是因為慈禧是鑲藍旗人,地位比較低,所以只封為了蘭貴人。
慈禧入宮不足五個月就成為了皇后,而慈禧入宮兩年后才被封為懿嬪。再過了兩年,慈禧生下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載淳,母憑子貴才得以從懿嬪晉位懿妃再到懿貴妃。
從踏入宮門,到慈安離世,不難看出在高墻之內,在尊卑制度之中,慈安的名份和地位都始終壓著慈禧一籌。所以,我們看到慈禧太后在人前強勢,但其實后宮真正的主人是慈安太后。
咸豐皇帝被立為儲君之時,正處于內憂外患的時期,到他登基之后,被列強欺辱的情況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加之咸豐皇帝自幼多病,在位11年后,31歲的咸豐皇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
此時,他的兒子載淳只有6歲,咸豐為避免母強子弱,生前特意留下遺詔,將「御賞」印章賜給慈安,將「同道堂」印章賜給載淳,共掌天下事。
兩宮皇太后的第一次合作是咸豐皇帝去世不久后的辛酉政變。以怡親王載恒和肅順為代表的托孤大臣試圖篡位,打算在避暑山莊就把年幼的載淳變為他們的傀儡皇帝。
一向頗有野心的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在回京的路上設計逮捕八大臣。在這場政變中,慈安露臉的機會不多,但是她做出了很重要的選擇,就是支持慈禧。
要知道母后皇太后慈禧雖然是同治皇帝的生母,但始終都是庶妃,如果沒有慈安的首肯,恭親王等人是不會輕易聽命于慈禧的,政變就會失敗。
辛酉政變的成功標志著兩宮皇太后的局面正式形成,為后世所詬病的「垂簾聽政」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