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東漢末年,亂世之中,三國鼎立,繼承人的選擇成為了各個家族權謀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劉備、曹操和孫策都在爭霸之際為自己的繼承人進行了精心的考慮,然而,孫策在這一方面的選擇卻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當孫策去世后,他的繼承人之位并非由自己的兒子孫紹繼承,而是由他的弟弟孫權接過。那這究竟是為何呢?其中又有什麼隱情,最終孫權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驚蟄三月,江東突襲
當時正值三月驚蟄,江東大地氤氳著春寒料峭的水汽。江南一帶的民眾剛剛度過了漫長寒冬,正準備返田播種。男丁們已經開始檢修犁鋤,準備開春耕作;婦女們也在打掃院落,準備迎接萬物復蘇的好春光。綠色的嫩芽已經悄然從枝頭冒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誰知這一年的驚蟄,江東卻迎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這一天,孫家三兄弟中的老二孫策如常地在烏林外圍打獵。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箭將第一只野兔射中,心中還沉浸在打獵的樂趣中。殊不知,就在這時,埋伏在草叢中的刺客忽然竄出,悄無聲息地刺向孫策,一擊將其刺倒在地。
據當時跟隨打獵的侍衛回憶,刺客行動迅速,來去無形,根本無從防備。等侍衛反應過來時,孫策已經昏迷不醒,血流滿地。眾人連忙將其抬回府中,然而孫策很快便斷了氣。于是,還在襁褓之中的江東霸業,也隨著孫策的逝世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跟隨孫氏多年的老部下們措手不及。他們完全沒有想到,一個原本平靜的春日打獵,竟會以孫策被刺殺而結束。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刺殺孫策的人又出于何種動機?一時間,種種疑問縈繞在江東百姓的心頭。沒人能想到,一個原本平靜的三月春日,竟會驚動整個江東乃至中原政局。
強權崛起,惹人非議
公元184年,孫策跟隨父親孫堅來到江東立足。在此之前,孫堅原本與北方各路豪強勢均力敵,處于鼎立之勢。他起兵響應黃巾軍起義,一時間聲勢浩大,甚至有與袁紹、曹操分庭抗禮之勢。
然而在與官軍的決戰中,孫堅不幸中計,部隊遭到突襲。本可一舉取勝的戰局頓時逆轉,孫堅只能帶領殘部敗退。這場失敗,使得孫氏部眾四散,實力大減。于是孫堅父子只得退居江東,寄人籬下,投靠當地實力雄厚的勢力,重整旗鼓。
江東地區素來自成一國,不受中原政權的管制。此地世族眾多,土著勢力盤根錯節,互不臣服。這些世家大族已經盤踞江東數百年,早已形成了閉關自守的局面。他們不僅掌控著本地的豐富資源,還以江東士子自居,看不起外來者。
孫堅一家進入江東后,很快便遭到了本地世族的非議。在他們看來,孫氏家族不過是外來難民,憑什麼妄圖統領江東!于是,這些世族開始明里暗里地掣肘孫氏的發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