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墓」者,活墳、生祠也。在我國古代,就存在著活人墓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的宋末元初時期,在山西的太行山一帶的偏遠地區,存在著一種落后的陋習。一旦有人的年齡達到了六十歲,就要被活埋,而負責活埋的人,正是被埋者的家人,可以說十分的殘忍。
而因為在古時六十歲被人們稱為是花甲之年,因此這種墓葬也叫做花甲之墓。然而,身為家人,有誰忍心將自己的至親活埋呢?不僅法律不允許,倫理道德上也斷然不可能接受。因此,當時的人們往往會為至親建造「活人墓」。
活人墓形狀為圓形,墓的上方則為圓頂型。在修建之時,工匠會將四周全部封死,唯獨在上方留出一道小口。在墓室修好之后,老人就住在其中,而老人的家人則會每天都通過頂上的小口將飯菜送給墓中的老人。如此這般,直到墓中的人不再接飯,家人們便會將上面的方口堵死。
這一封建時期的陋習,在如今的社會中是斷然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湖南的一座深山中,卻有一位92歲的老人,花了26萬元在山中為自己建造了一座「活人墓」,不僅如此,墓內還設有機關重重,這究竟有時怎麼一回事呢?
這名老人名叫梁富生,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的一個山村里,如今已經九十多歲的他,只身一人生活在深山當中。而其實曾經,老人也擁有過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過著平淡而安定的生活。
在年輕的時候,梁富生為人熱情,樂于助人,踏實肯干。因而,在當地人的介紹之下,梁富生與一名本地的女孩成了家。對于未來的生活,夫妻二人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雖然自己生活在一個小山村中,但是梁富生仍然感到十分的滿足。
不久之后,梁富生的孩子出生了,是一個男孩。兒子的到來,讓梁富生更加的開心,從此之后,他的世界里,便多了一個重要的人,而自己也多了一個身份。但是不幸的是,在三歲的時候,梁富生的兒子染上了重病,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人世。兒子的離世,讓夫妻二人傷心欲絕,梁富生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怪自己沒有能夠照看好孩子。
在此之后,梁富生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臉上時常掛著的笑容已經不再見到。直到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才讓他的生活,重新出現了一點點的波瀾。女兒的來到,沖淡了夫妻二人的悲傷情緒,對于女兒的愛,讓他們暫時地忘記了曾經的傷痛。過了兩年,二女兒也來到了人世,這讓夫妻二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似乎一切都開始走向了正軌。
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大女兒與大兒子一樣,有著相同的遭遇,也是在三歲那年患上了重病,最終不幸離世。連續的變故,讓梁富生和妻子幾近崩潰,但是想到還有小女兒需要照顧,夫妻二人強忍著無盡的悲痛,將女兒撫養長大。
然而命運似乎就是如此的不公,在18歲的時候,梁富生的二女兒在一場突發事故中不幸喪生。而這一次,梁富生的妻子,再也經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打擊,倒了下去,精神出現問題,梁富生也因此對生活充滿了絕望。
孩子的相繼離世,妻子的精神失常將所有的悲痛都按壓到了梁富生一個人的身上,讓他喘不過氣來,仿佛生活都失去了意義。幾年之后,精神失常的妻子也離他而去。原本幸福圓滿的一家,只剩下了梁富生一個人。
失去依靠,孤身一人的梁富生開始了沉淪之路,他開始很少與人說話,整天萎靡不振,經常一睡就是幾天,不吃也不喝。村中的人看著梁富生如此的痛苦,也進行過幫助,但是效果都不大。因為從孩子和妻子離開的那一刻起,梁富生的心,就被挖走了一塊。
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頹廢之后,梁富生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從小就學過醫術的他,開始在村里當起了鄉村醫生,或許梁富生認為,這樣自己就能夠治療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挽救更多像他這樣的家庭。
因此,在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梁富生走遍了許多的山村,幫人看病治療,久而久之,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甚至有許多來自外地的人,專門找梁富生看病。而為了感謝村民們曾經給予過的幫助,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病人,他都不收錢。
但是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梁富生也在一天天的老去,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了無盡的孤獨和落寞。了無牽掛的梁富生來到了位于當地的一座深山當中,開始了一個浩大的工程——幫自己建造墳墓。
在余生的時間里,梁富生都在進行著自己生命中最為宏大的事,然后選擇悄無聲息地離去。為了建造這座「活人墓」,梁富生一共花了二十年的時間,也花光了自己行醫幾十年來的所有積蓄26萬元。
為了自己在離開人世之后不受到「叨擾」,梁富生還自己根據古書典籍在自己居住的墓室之內設置了許多的機關,來防止外人進入。從外面看,整個墓室非常的大,然而事實上墓室之內卻十分的簡陋,僅僅安放了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以及老人自己制作的一口棺材。
所有的這些,都已經準備妥當,梁富生只是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為自己送終,是老人對于世界的最后一絲留戀,因為這至少能夠證明,自己曾經來到過,走時也有人記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