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法國巴黎,某拍賣行。
一場拍賣活動,正在火熱進行著。這場拍賣,與咱們大中國有關,拍賣品正是我國明朝時期的2冊《永樂大典》。
最終,它以813萬歐元的價格成交,折合人民幣6490萬元,算下來一冊就要3200多萬。
好在,買家是來自我們中國浙江的一位私人收藏家,這意味著兩冊中國古籍終于「回家」了!
中國古籍有公認的四大巨著——《四書五經》《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
《四書五經》乃儒家經典,《古今圖書集成》與《永樂大典》同為類書,但顯然前者的名氣不如后者的響亮,而且清朝時期的統治者喜歡實行嚴厲的文化政策,所以《古今圖書》相當于一個「刪減版」的《永樂大典》。
而若論規模,最宏大的還得是《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
在內容涵蓋方面,《永樂大典》遠大于《四庫全書》。
《永樂大典》不僅囊括了各類經史子集,里面還有許多民間有意思的事情,如民間醫術與習俗、占卜算卦,還有諸如像元朝時期百姓們理發的趣事。
反觀《四庫全書》,則顯得更為嚴肅和正統。
它以經史子集為分類基礎,其思想以儒家為主導。而且,了解清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從某種角度來說,《四庫全書》的編纂,實則為中華文化的一次浩劫,常被人戲稱為「四庫毀書」。
當時,乾隆大興文字獄,只要是對大清不利的書籍,全部燒毀,最后總共燒了約15萬冊的書。除此之外,清廷為了統一思想,還對一些書中的內容進行篡改。
相比之下,在《永樂大典》的編纂過程中,就沒有發生過毀書的事件,同時也修改甚少,可以說是相當「純天然」。
《永樂大典》共計11095冊,約3.7億字,收錄了自先秦到明初的天文地理、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哲學宗教、陰陽醫卜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采擇了前朝八千多種文獻典籍。
這里我們不妨來科普一下《永樂大典》的大致編纂邏輯。
比如在大典中,有一頁是關于「馨」字在中國歷史上的寫法與用法,然后在內容旁邊,注明了這是出自明初以前歷史上的哪一部書籍,有的還會抄錄該部書籍中所引用的內容。
不過,大典中所提到的一些書籍,後來就逐漸失傳了,由此見得《永樂大典》的偉大之處,它能讓后人大開眼界——原來歷史上還出現過這樣的書!
后人從大典里,把那些被引用書籍的資料又重新搜集,再集合成一部書,這種書就叫「輯佚書」。最出名的莫屬《舊五代史》,明代中期便失傳了,後來正是從《永樂大典》中輯佚出來的。
對于某些內容,大典會將其中整篇文章,甚至整本書都收錄其中,因此《永樂大典》在保留中國古代文獻方面,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