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崛起奧秘,一冊3200多萬


2020年7月7日,法國巴黎,某拍賣行。

一場拍賣活動,正在火熱進行著。這場拍賣,與咱們大中國有關,拍賣品正是我國明朝時期的2冊《永樂大典》。

最終,它以813萬歐元的價格成交,折合人民幣6490萬元,算下來一冊就要3200多萬。

好在,買家是來自我們中國浙江的一位私人收藏家,這意味著兩冊中國古籍終于「回家」了!

ADVERTISEMENT

《永樂大典》有多牛?

中國古籍有公認的四大巨著——《四書五經》《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

《四書五經》乃儒家經典,《古今圖書集成》與《永樂大典》同為類書,但顯然前者的名氣不如后者的響亮,而且清朝時期的統治者喜歡實行嚴厲的文化政策,所以《古今圖書》相當于一個「刪減版」的《永樂大典》。

而若論規模,最宏大的還得是《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

在內容涵蓋方面,《永樂大典》遠大于《四庫全書》。

ADVERTISEMENT

《永樂大典》不僅囊括了各類經史子集,里面還有許多民間有意思的事情,如民間醫術與習俗、占卜算卦,還有諸如像元朝時期百姓們理發的趣事。

反觀《四庫全書》,則顯得更為嚴肅和正統。

它以經史子集為分類基礎,其思想以儒家為主導。而且,了解清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從某種角度來說,《四庫全書》的編纂,實則為中華文化的一次浩劫,常被人戲稱為「四庫毀書」。

當時,乾隆大興文字獄,只要是對大清不利的書籍,全部燒毀,最后總共燒了約15萬冊的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