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帶著十三將士,返回漢朝之后,結局確實不太好。在耿恭晚年的時候,他直接被罷免了官職,趕回原籍,最后老死在家里。
但這主要是因為,耿恭當時卷入了漢朝高層的權力斗爭。
而且,相對來說,耿恭最后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也算是善終了。而他能夠善終,和他之前堅守在西域的貢獻,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換做其他人,卷入這種事情之后,估計早就直接被殺了!
這個故事,我們其實可以從耿恭從西域回來之后,開始說起。
公元76年,已經在西域堅守了一年多的耿恭,終于等來了漢朝的援兵。
等到回到玉門關之后,耿恭身邊,就只剩下十幾個人了。
因為之前耿恭這些人,在西域的堅守,確實打出了漢朝的驕傲。所以,回到漢朝之后,僅剩的這十幾個人,幾乎每一個都得到了嘉獎。
那幾個幸存的普通士兵,直接被任命為羽林,也就是禁軍的士兵。按照東漢的管理制度,一般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機會去做禁軍士兵。所以對于這些普通士兵來說,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而作為將領的耿恭,則是升任騎都尉。按照東漢的官員體制,這個官職的級別,大概和西域都護平級。而且這個官職的主要工作,就是統領禁衛軍,絕對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
後來東漢末年,曹操剛剛帶兵打黃巾軍,擔任的就是這個官職。不過要知道,當時曹老闆他爹,那可是東漢的太尉!相當于現代的國防部長!
最關鍵的是,此時的耿恭,最多也就三四十歲的樣子。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耿恭升任長水校尉,成了京城駐防軍隊的主要領導之一。同年,隴西地區的羌族造反,然后耿恭向漢章帝上書,陳述平定羌族叛亂的計劃。再之后,漢章帝召見了他,并且讓他牽頭,制定詳細作戰方案。
這件事,幾乎就標志著,耿恭已經步入東漢高層的決策圈了!
但也正是這場戰爭,徹底毀了耿恭。
接下來的劇情,其實分成了兩條線,分別是戰爭線和權力斗爭線。這兩條線,我們得分兩條線講,要不然接下來很多事情,我們很難理解。
先說戰爭這條線,接下來的戰爭,其實沒什麼不正常的。既然耿恭參與了制定戰略規劃,而且本人也有帶兵的經驗。所以再之后,耿恭自然當仁不讓,帶著麾下的軍隊,前去鎮壓羌族叛亂。
但同時,在耿恭上面,還有一個將軍,名叫馬防。
這個馬防身份比較特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