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劉備沒有請諸葛亮出山,那他可能很難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爭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在世人的心中,諸葛亮是具備大智慧的代表性人物,就連形容一個人聰明都會稱他為「小諸葛」。
然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卻不是古代社會中智商最高的人,他只能在這智商排行榜中位列第五。那麼,中國古代智商最高的人是誰呢?
倘若要分析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還要從以下這幾點入手。首先,諸葛亮還在茅廬之時,他就已經預測出了天下未來三分的走向。在與劉備相見后,諸葛亮更是告訴了他該如何謀劃天下。
諸葛亮提出,劉備應當先占領荊州,再奪益州,等到自身壯大且時機成熟之日,就能北上逐鹿中原了。劉備也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按照他的規劃一步一步成就大業。
歷史證明了諸葛亮的謀劃是正確的,劉備的確在擁有了荊、益兩州后,有了對抗北方曹操的底氣,還在益州稱帝,建立了蜀國。
除了能看穿天下形勢外,諸葛亮也能為劉備守住蜀國江山。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他先是解決了蜀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再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恢復了蜀國的經濟發展。
此外,在諸葛亮的管理下,蜀國廢除了嚴刑酷法的,并且講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蜀國百姓都要遵守的法律也就是諸葛亮制定的《蜀科》。
在諸葛亮的改革下,蜀國國力蒸蒸日上,有足夠的銀錢去支撐蜀國數次的北伐之戰。
那麼,誰的智商又能排在諸葛亮之上呢?他就是春秋末年的范蠡。范蠡的聰明之處在于他不但能夠預見國家的未來命運,也能預見自己個人的未來命運。
范蠡在政治上取得的最高的成就,就是輔佐越王勾踐富國強兵,覆滅了吳國的政權,將越王勾踐推上了春秋霸主之位。
范蠡先是使用了一招美人計,在越國內找到了有著沉魚落雁之姿的西施,將她送給吳王夫差。夫差在得此美人后,樂不思蜀,荒廢起了政務。但在這個時候,范蠡在越國偷偷招兵買馬,壯大軍事力量,以此希望有一天能夠戰勝吳國,一雪前恥。
公元前510年,強大后的越國對吳國發動了戰爭,一舉推翻了吳國的政權。獲勝后的越王就想要獎賞范蠡,但在這個時候,范蠡卻表示他想要辭官歸隱,過閑散日子了。
范蠡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功高蓋主一定會被當朝統治者所忌憚,會淪落凄涼下場。倒不如在人生最為榮耀的時刻,功成身退,如此一來,既能向君王表忠心,還能擁有富足安穩的下半輩子。
相較于諸葛亮對天下的執著,范蠡更為清醒,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在古代智商排行榜上高于諸葛亮。
再來說說這第三聰明的是誰?他就是西周的姜子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